Star forum on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受到集团“编织可持续时尚未来(Crafting Tomorrow’s Luxury)”理念的启发,开云与其合作伙伴Plug and Play于2018年底共同发起了开云可持续创新奖“K Generation Award”,旨在发掘中国具有前景的变革技术领域的初创企业,为其提供丰厚权益,以此加速中国奢侈品和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创新。该奖将于今年下半年颁布。

作为启动奖项的一环节,yehyehyeh创始人叶晓薇助力开云集团,将此次“创新材料论坛”搬上2019秋冬上海时装周官方日程,并再次形成广泛影响力。这是继2017年10月双方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共同举办“创新奢侈品实验室”之后,yehyehyeh第二次为其策划活动。短短两年间,在叶晓薇的推动下,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已成为上海时装周的固定议程。

当天的活动从叶晓薇担任主持人的致辞中开始。对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精神的创意咨询机构yehyehyeh而言,叶晓薇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倡议和引导一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从最早举办“EyesWideOpen中国设计师论坛”首次将该议题与新兴中国设计师对接在一起,旨在唤醒设计师的环境责任意识;到去年2019春夏上海时装周期间主办首个专门以可持续时尚为核心议题的公开论坛“由美至善”(Can Fashion Be Sustainable?),通过自省式的发问意味着中国时尚从审美层面向更具社会责任感的方向迈进一步;再到今年聚焦材料创新主题论坛,则可以清晰窥见可持续时尚的讨论已经开始向专业化、细分化聚焦。

尤其作为此次活动的核心策划概念,叶晓薇指出我们需要科技来改进生活,魔术来丰富现实,伦理来审思作为,这也是为什么为实现这一愿景,yehyehyeh一直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与创新结合。从机构成立之初到现在,可持续时尚在中国已从边缘走向主流,从浅表走向深入,此次的“创新材料论坛”就具有标志性意义。

yehyehyeh创始人叶晓薇担任本次「创新材料论坛」主持

随后是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蔡金青发言。推动中国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在去年9月上任后工作事务的重点优先项目,在论坛开场致辞中她表示,生态文明建设要先从生态优化的行业发展理念开始。集团重要的策略是发挥勇于冒险的创造力,致力于推动旗下品牌以可持续并负责任的商业模式,挑战极限,实现商业潜能。她相信中国的初创企业能为创新带来无限可能,并为行业急需的转型变革提供支持。

去年12月,开云集团在中国设立可持续发展大奖“K Generation Award”。该奖项的冠军获得者将获得10万欧元的奖金,前三名则可获得开云集团投资者的建议、资助以及指导。集团表示,设立可持续发展奖项旨在鼓励更多中国初创企业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循环的供应链系统。90%以上的可持续发展潜力都在供应链中,而大部分的供应商都在中国。可以预见的是,激励机制的引入将通过商业创新激活整个产业链的活力。

开云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蔡金青开场致辞

方方面面都在说明,作为制造大国,中国各行业对于材料的变革已迫在眉睫,尤其是时尚产业,这个对环境构成伤害的罪魁祸首之一,材料革命已是箭在弦上。所以论坛的第一场小组讨论就直击痛点,把茅头指向了首当其冲的塑料问题。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被遗弃在海洋,占海洋垃圾的80%。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总重量将超过鱼类总和,全球99%的海鸟都会误食塑料制品。终于,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纷纷开始投身到“反塑、排塑、减塑”的运动中,“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海洋塑料?”这一警醒式的发问也成为了本场讨论的主题。Impact Hub上海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费晓静,连联设计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吴迪、以及唱作人、双语主持人查可欣站在分别站在生产端、原材料和公众意识的角度围绕该论题展开了对话。

作为本场讨论的主持人,费晓静对方法论进行聚焦,引导两位嘉宾就解决办法畅谈自己的观点。其中吴迪特别指出奢侈品牌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接问题,“很多材料本来就是不完美的,达不到奢侈品牌对完美的追求。那么应该如何重新定义完美的标准,重新塑造奢侈品牌的概念,设计师其实并没有接受到这一方面的培训。”

她主张从全过程大局观重新审视可持续发展行为,“很多设计师以为自己在做环保设计,但是这个产品可能从菲律宾运到欧洲的过程就产生了很多碳足迹,整个过程其实是不环保的。那么品牌的体系中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循环,优衣库的内部废料再利用或许是比较可行的方法。我们应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的伪命题,审视自己究竟是否帮助了环境。”

而唱作人查可欣的跨界加入则谈到了从公众层面倡导海洋环保的重要性,随着同名新单的释出,她在今年也特别发起了#让海豚飞#的公益活动,一件由38个海洋回收塑料瓶做成、并印有标语Let the Dolphins Fly的海豚雨衣为呼吁保护海洋带来了更多的声量。

紧接着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言,开云可持续发展计划总监Geraldine Vallejo也在第一场小组讨论结束后进行了题为“材料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演说,对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愿景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梳理。

她提到我们都知道材料在时装设计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少有人知“它”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比方说,种植棉花要耗费大量的水,养殖动物来获取原材料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等。在我们考虑一件衣服的“价格’与”价值“的时候,这些因素都该考虑进去。因为大自然的资源不是免费的,唯有在一开始使用“对”的材料,才会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效果。

开云可持续发展计划总监Geraldine Vallejo在以”材料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为题的演讲中再次展示了EP&L微信小程序

而早在15年前,开云集团就意识到奢侈品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依赖创新,并将可持续发展设为核心战略。2017年,开云集团正式制定了2025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军者。今年1月,加拿大媒体公司 Corporate Knights在全球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了2019年全球可持续发展企业百强榜单,其中开云集团从去年的第47位跃升至第2位,连续两年位列该榜单纺织品、服装和奢侈品类别企业榜首。

作为国内时装行业的高光时刻,此次论坛还特别邀请到了BIOFBREICATE(生物制造)的创始人Suzanne Lee,她是在时装领域应用生物技术的先行者,在此次活动上她以“神奇的材料创新”为题带来了全球最前沿信息——生物材料技术,讨论以通过水果、细菌培育的生物皮革代替不可降解型材料的可行性。

作为一名时尚设计师,Suzanne之前习惯于用棉花、羊毛、皮革或者化工产品来设计制作衣服。但直到和一些生物学家谈过之后,她开始钻研新的材料,例如绿茶、糖、细菌。从2011年开始,她和来自剑桥的合成生物学纺织品,以及工业设计系的教授和学生合作,希望利用细菌纤维素来生成制作衣服的原料。听起来这是很玄妙的事情,但在新材料革命的驱动下,事实将变成“我们的衣服真的都可以「种」出来”。

BIOFBREICATE生物材料制成品

同时,Suzanne也揭示了环保材质在行业推行的痛点之一,即新材料从理念到商业化推广通常需要8到10年的沉淀过程,这也决定了任何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与实践都是一个长期的努力。她以著名的莱卡面料Lycra举例,这种面料在1960年代诞生后经历了近20年的漫长推广期,在1980年代逐渐运用到成衣制作中,并于1990年代之后广泛应用到包括牛仔、针织品、运动鞋、鞋服、高级时装在内对伸缩性性能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上,迎来了这种材料的爆发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穿着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国内纺织巨头山东如意控股集团也正式完成收购美国英威达公司服饰和高级面料业务,其中就包括全球知名的莱卡LYCRA®品牌,以及多种纤维的生产研发技术。这意味着未来国内时尚品牌更有机会接触到前沿材料源头,在新材料漫长沉淀过程的早期介入,从而抢占创新优势。

英国绿色联盟(Green Alliance)2017年发布的《发展新材料循环经济》报告就指出,支持制造企业通盘考虑新材料全生命周期循环。也就是应从初始阶段就设计出使用时间更长、效用更高,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的产品。那么中国作为全世界的成衣制造生产大国,是不是在这方面已有领先的做法了?随着论坛议题的深入,对于时尚可持续性的讨论也精确聚焦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上。

在题为“制造业中的材料循环”的对谈环节中,可持续发展组织BSR中国区总监王林与晨风集团董事长尹国新展开了问与答,重点针对中国制造业环节进行可持续转型的痛点,追溯供应链上游包括工业用水循环在内的环保实践。

作为BSR中国总监,王林表示她现在的工作主要在关注供应链可持续性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和人才战略。她拥有丰富的涉外经验和政府关系,是中国供应链、经济发展和劳工问题的领先思想家之一。

而作为时尚产业供应链端的代表,晨风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服饰生产企业之一。集团创建于1967年,是国际公平劳工协会(FLA)认证企业和国际可持续服装联盟(SAC)成员。尹国新表示,集团从2003年和2004年间开始接触FLA,讨论可持续发展。对于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他曾经也感到很陌生。但是在与国际组织接触的过程中,集团逐渐从理念上对生产商可以去推动什么有了新的认识。

2006年,晨风集团正式成为第一个加入FLA组织国内服饰代工生产商。尹国新透露,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操作化过程中,集团旗下12个工厂目前实现了绿化和水域面积达到50%以上的成果。江南地区多雨水,工厂便将雨水收集起来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工厂内水的回用率超过60%,需要补充的部分不使用自来水,而是来自雨水。

此外,集团在建设厂房的时候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目前5个工厂的太阳能工程已经完工。采购方面,集团也得到主要客户如优衣库的支持,例如使用有机棉和有机麻,以及能够追溯种植加工条件的“友好棉花”。不过,他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源头去努力,而不是产生后再解决。为此,集团与香港合作建立辅料工厂,减少包装环节用料,使用其他替代材料。旗下的两个面料工厂也在如何减少用水和化学染料方面进行努力。

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的国际公平劳工协会(FLA)认证企业,也是国际可持续服装联盟(SAC)成员

除了中国供应链端代表,近年来一股“国潮热”也是当下无法忽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现象。众所周知,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在国际奢侈品市场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国内颇具实力的本土时装品牌也纷纷在各大世界级时装周上开始崭露头角,而被打上“小清新”、“文艺范”等标签的“国潮”产品能以如此迅猛的势力席卷年轻人市场,除了身份认同与怀旧之外,是不是也代表不同的创新力量?同时面对有可能会被质疑陈旧的“经典”该如何改头换面?中国本土品牌要在世界舞台上获得关注度、取得影响力要靠创意、科技还是责任心?

在此次活动中,国潮品牌回力球鞋首席设计师组合鲍珺仪&秦曼与90后劲三代现任劲霸男装首席执行官兼创意总监的洪伯明齐聚一堂,并由叶晓薇担任题为“中国「智」造”的小组讨论的主持人,与三位年轻力量代表展开思想碰撞,探讨了商业品牌在年轻管理层和创意团队的引导下,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鲍珺怡和秦曼作为欧洲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的荣誉毕业生,她们也是回力球鞋第一次聘任的90后首席设计师,二人的分工也不尽相同。鲍珺仪的工作主要是基于回力的历史风格进行品牌重塑,从设计到生产端创造全新的回力风格和产品架构;而秦曼擅长在设计中运用解构手法,则主要负责鞋履的印花设计,在回力经典形象的基础上融入意式高级成衣的印花技法。同时二人也兼任回力海外版WOS33的设计与开发。

在讨论中鲍珺仪提到:“我们现在正在试图搭建回力系统化的模式。回力之前所设计的款式都比较自由,这可能是因为鞋子的需求量大、开发周期短,没有太多时间来考量的关系。以这个问题为前提,我们在做鞋子的时候,首先希望它是「好的」,也就是要保证鞋子舒适度;其次希望它至少在三年之内不会过时,然后才会开始一款鞋子的开发。设计任何一双鞋型之前,我们会调查同类的鞋子,并且预测这双鞋子会销售多久,我们希望设计制作出来的鞋子销售周期长一点,能给顾客一个相对完整的消费体验。不想做那种出来一段时间马上又消失的鞋子。”而秦曼则强调:“我们希望给大家看到完整的回力,而不是只有一双WB-1。所以现在在铺设产品的基本架构,我们希望让大家认识到这是一个有历史、有 DNA 的品牌。”

与设计师“长效设计”的角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刚接手家族品牌仅3个月的90后洪伯明也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坦言他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但也因如此,商业品牌才能迎来让新型思维赋能的最佳窗口期。但同时洪伯明也具有专业设计教育背景,并兼任劲霸男装品牌创意总监,这样的背书令他从品牌建设、业务模式、原材料、产品、人才等各方面都能倡导并践行企业可持续发展观,他坚信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打造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他还补充道,只有当可持续发展渗透进大体量、高市场份额的商业品牌,才真正能够影响行业和社会,进而颠覆中国制造的整体局面。

接下来则是本次论坛最有趣的环节,题为“设计师们想要玩转材料! ”的小组讨论由栋梁设计师品牌店联合创始人、LABELHOOD创始人刘馨遐(Tasha Liu)主持,并带来三位新兴设计师方妍楠(Susan Fang)、张婷婷(Tingting Zhang)和黄婉冰(Wanbing Huang)的展示。有趋势表明,Z世代正在引领可持续革命。这其中不仅包括通过服饰来实现立场表达的年轻消费者,同样也包括那些用实际行动来探索的年轻设计师,他们往往能用一些别出心裁的材料来颠覆整个行业的设计观。除了美感的考虑,他们在用一些“奇特”的材料来表达的时候,可持续发展是个前提还是一个目标?

帽饰品牌Cloud Hat System设计师张婷婷就将产品设计置于产品制作全过程的语境中。曾在阿迪达斯实习的张婷婷,发现了传统创意生产流程中冗余浪费的漏洞。“设计师画图,给到研发部门,研发部门再去找供应商,但供应商可能要花费很多程序染色调整才能完成设计师的需求。为什么我们不能动手去玩材料,感受材料特质,也许这个过程可能就能设计出(不一样的)产品。”

她主张从材料出发制造产品,利用材质自身的属性与特性构建帽子的形状,从材料出发决定一个产品的结构和形状,节省了多余的制作工序和边角料浪费。但这依然为设计留出了足够的创作空间,在最近的一个特别项目中,她通过将声音进行数字化,再利用程序将数字可视化,将图像制成帽子的纹路,让每一个帽子都“拥有自己立体的性格”。其中一顶不规则形状的帽子实际上是用一整块正方形的材料制成的帽子,没有裁剪,也不需要太多塑性,因为材料本身有趣的形状特征,纹路也是提花织成的,不需要印花印染。

Cloud Hat System利用材质自身的特质制造出具有自身形状特征的帽饰

“研发新的材料,从设计的制作过程去减少流程和缓解,同时不牺牲产品的美观和与社会的关联感。”新一代设计师在设计的出发点已经将可持续性作为前提,这是十分乐观的信号。同样地,今年入围LVMH设计大奖半决赛的时装设计师Susan Fang也在去年1月创立品牌伊始,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设计的思维。

她早前就向时尚头条网阐释了自己的设计理念,称在服装上真正达到可持续实际上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因为即便使用了环保面料,制作衣服和剪裁剩下的面料一样会造成浪费。于是她发明了Air Weave工艺,在设计中使用大量面料条带进行编织,版型大部分为正方形和三角形,在做版之前就将版型设计出来,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面料,确保较少产生边角料,可拆卸并可以多次利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浪费还能够帮助品牌降低库存风险,这对于品牌运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

设计师Susan Fang创造了Air Weave工艺,以条带为单位进行多元化重组,在减少素材的同时增强创造性

这同时也拓展了设计的可能性,例如将其做成渐变色和条纹。新一季将过往几季积累的多余面料制成刺绣,通过欧根纱的透视效果呈现水墨画的效果。多余的面料可以制成串珠包的内袋或背部的系带设计,取代拉链和纽扣等多余的素材。而在工艺之外,这个成立仅一年的品牌就已注入了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情怀,在早期设计师品牌中较为罕见。设计师与公益组织展开少数民族手工艺合作,其标志性的珠珠包也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采用水晶玻璃材质,更多地体现设计师从已有素材中开展设计的思路。

设计师黄婉冰作品

由此可见,“减少素材和工序,增加创造性”,正在成为新一代设计师的新的“软实力”。正如尹国新所指出,供应链端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从源头去努力,这意味着设计端也必须具备可持续思维。最新崛起的一代年轻设计师自然被视作最有可能颠覆传统创意思维的一个群体。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此次论坛主办方之一,来自风险投资公司Plug and Play的中国区企业创新行业总监(品牌和零售方向)朱逸菲也就“材料科学新前沿”一题发表了演说,作为活动的尾声。该公司日前发起了Fashion For Good可持续时尚项目,为新生代创新公司提供资金和平台支持。该项目由C&A基金作为最初合作方,由Plug and Play作为加速器运营方,开云集团、阿迪达斯、老佛爷集团作为企业合作伙伴,并与多家可持续发展组织合作,重点关注替代原材料、供应链、零售和使用,以及循环经济四个领域。

论坛也因此设立了初创企业提案的环节,旨在激活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商业创新。蓝晶微生物、Circular Systems、Shokay和Seaweed Wonderland等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初创企业进行了现场展示。

第一个上场的是源自清华和北大的合成生物学创业企业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低成本生产各种可降解生物塑料PHA的技术,其所属的蓝晶实验室由国内多支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赛事)队伍的创始人、金牌队长和资深指导组成。演讲者白渊斌为公司副总裁,负责商务开发和对外合作。

第二家参与企业SHOKAY则是世界上第一家专注于开发可持续牦牛绒精品的纺织品品牌,其产品分为自主设计的成人针织衫,配饰、居家系列,以及牛绒纱线提供给其他设计师和纺织品牌使用。作为品牌核心人物,Thecla在展示环节分析指出建立完整的市场链条和生态圈正在显得极具必要性,材料供应商方面想要研发可持续材料,但是要推动新材料进入市场,需要大量资金,而若没有市场需求,则无法稳定扩大产能。

而Circular Systems S.P.C. 是一家清洁技术新材料公司,专注于创新循环和再生技术的开发。从“废物到纤维”平台、Texloop和Agraloop以及革命性的新型轨道复合纱技术,S.P.C.为纺织/服装业和农业的废物流的效管理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参与此次提案环节的企业演说代表Samuel Goldstein是循环系统SPC的亚洲业务发展协调员,管理涉及Texloop(纺织废料回收)和Agraloop(生物质精炼技术)的项目。

最后一个上场的是来自英国伦敦的Seaweed Wonderland,该项目旨在通过使用海藻织物(100%可降解纤维,原料来自海洋,不需要人工栽培和化学杀虫剂,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创造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时尚潮流。演讲者周露是项目创始人,曾获得伦敦时装学院-时尚创业创新管理硕士学位。

不同于以往对于可持续发展在情怀和理想层面的探讨,此次论坛将理念与产业实践对接,较之前进一步串联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力量,并首次引入了商业因素,让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更加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