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ty, divinity and magic of tech objects and our virtual avatars

网络和科技覆盖到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样一个混合现实的时代, 数字文化对于人的身份认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K11艺术基金会与纽约新美术馆发起了“我们之后”群展,从虚拟角色在艺术界的意义出发,来探讨人类和虚拟世界的新问题。叶晓薇作为本次活动系列论坛部分的策划人,用多样性的角度互动带领大家一同讨论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2017年3月16日,为期三个月的“我们之后”群展及系列论坛“混合现实-数字文化与身份认同”活动在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开幕。 在开幕论坛上,叶晓薇以本次系列论坛策划人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了关主题讲座的具体规划,随后主持当日活动第一个板块“情感的边缘”环节的讨论,与在场的艺术家们和各界来宾共同探究人如何在虚拟化身中拓展我们的情感和重拾身份。而到场的嘉宾有:K11及K11 Art Foundation创办人郑志刚先生、上海chi K11美术馆馆长黄圣智先生、纽约新美术馆策展人及副馆长兼科技与艺术发展总监劳伦•康奈尔 (Lauren Cornell) 女士、助理策展人陈抱阳先生,以及参与此次论坛的诸位艺术家,他们分别是陈轴、 Cecile B. Evans、Stewart Uoo、林科、陆杨、李燎、Rachel Rossin、苗颖、尉洪磊。

在讨论环节中,叶晓薇提到,在Cecile B. Evans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耳朵和不同器官,其他两位艺术家作品中也有很多身体器官或是身体器官的缺失。那么在虚拟世界中,这又意味着什么?Cecile B. Evans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一些功能可以被分割开来,但并不是不想要自己的身体,这里面还是有美感的,但也有非常可怕的现实,既然无法逃离我们的身体,所以要坦然应对。要思考人类和身体的关系,通过虚拟,是否可以使人类逃离身体。而Stewart Uoo则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身体,在自己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表面,或者硬件、软件等等,这就是他在人体上所展现的内容,同时也会看到一些北欧人的呈现,比如头发、纹身等等,这展现出了一种文化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看到,虽然作品中人的灵魂是空虚的,但仍然在表面上有很多意义。

叶晓薇主持“我们需要怎样的智能助手”主题讨论

在叶晓薇的带领下,来宾们对VR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将来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展开了踊跃的发言,艺术家们还碰撞出许多有意思的火花。比如,当她谈到虚拟世界的性别问题时,艺术家Stewart Uoo表示自己喜欢使用女性角色主要来自自己很多从事时尚产业朋友的灵感;Cecile B. Evans则表示第一个做数字计算机编程的工作者是女性,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女性的工作,随着世界的发展,展示计算机的也是女性。他表示在研究当中,做新的社会、新的基础架构的人都是男性,可能会让大家感觉这是一种非常“邪恶”的类型。所以他希望由一个女性来做Boss,不是说好坏,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角色;而艺术家陈轴认为在当下社会,理性思维渐渐被自动化技术所替代,人们越来越需要感觉、需要一些想像的空间。他觉得这部分女性会比较强一些。

叶晓薇、Staffonly品牌主创设计师温雅(左一)、周师墨(左三)、助理来也合伙人沈祺(左二)和机器人小罗在活动现场

而在开场的整体规划介绍中,叶晓薇提到:“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混合现实”, 在“After us”展览期间的整整三个月内,将会开设不同主题的小论坛来讨论数字文化和身份认同。比如“有灵性的物品与超常识的科技”,由数字生活创造社“一亚”的创始人吕海娜作为主持。 从远古时代的工具到当下的电子科技产品,一件物品如何可以具有魔力、可以召集人、改变或者改善人的行为习惯?我们从人类最初使用工具开始,探索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人们对于未来的电子工具有哪些新期待。在实现了基础工具需要后,我们该如何对待偶尔爆发的“Nonsense”——超常识创作发想?这种超常识是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强大的知识储备系统可寻? 在倡导创客文化的今天,该如何借用新科技新工具实现不同的创作表达,重新定义科技的乐趣,重新连接好产品与好生活。

一场关乎于“互联网的神性和魔性”的主题讲座由郭婷,爱丁堡大学宗教学博士主持。从AlphaGo大战人类围棋高手到红极一时的美剧《西部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地挑战着我们对自己、以及科技对我们的复制品的认识;最近的勒索病毒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信息网络的危险甚至“魔性”;而每天给我们忙碌的生活带来乐趣的表情包,又似乎已经成了我们情感和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本场讲座围绕的五大话题是:In Our Image,信息科技作为人类的镜像;从熊猫烧香到勒索者,暗黑“一带一路”的十年;Second Self,世界上的第二个我;Human vs Machine,人机之战;DH,数字人文,反思科技的人文精神。

塔米小罗机器人播报《周末画报》

智能机器的逆袭

叶晓薇则主持“我们需要怎样的智能助手”这样一个主题讨论。如今, 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关系发展得越来越实用了。 那么,机器人应该长得像“人”吗?从早期Sony设计的AIBO到Google最新推出的Altas,它们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具有人类的外观,反倒是越来越机械化造型。机器人需要时装吗?如果需要,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形态、形状、大小、属性将是怎样的?真实的人类助理与机器人助理之间的差异在哪里?新一代的设计师是不是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甚至早有研究呢?机器人小罗加入叶晓薇共同主持论坛,也让这一场讨论成为了本次活动中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

现场,“STAFFONLY”的品牌主创设计师组合温雅与周师墨还为机器人小罗量身定制了一套高街时装及一顶鸭舌帽,当小罗穿上后,高智能的它表现出了激动的情绪,它甚至比在场的很多人都更潮更酷。 周师墨认为,“像是工业生产中或者很具有专业领域的机器人来说,可能他们的外形已经跟人的外形相差比较大,不太需要时装或者是额外的装饰,对于他们而言功能性是最主要的。而当我们谈论那些需要融入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机器人,尤其是对于具有服务属性或者陪伴属性的机器人而言,为了营造熟悉的亲切感,减少人们对于机械的恐惧,还是需要为他们也考虑服装的社会属性。 也许未来的Fashion也会细分出来额外的功能性和特殊的结构来满足机器人这一细分群体。”

温雅进一步解释说:“无论是基于功能性的考虑,还是为机器人的个性增添注脚,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服装都是基于人性化的层面上增加人类和机器人的连接。在未来某一天,当双方在平等的关系上有更多的共性,那么时装作为一个共有的表达窗口,或许其技术和表达手法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就目前而言,Staffonly为机器人小罗设计的服装草图仍是基于人类记忆和精神活动之上进而展开。“当我们在思考孰为人?孰为机器?我们认为其根本区别在于’记忆’。人素有五感。我们能够自如地通过畅通无阻的潜意识感知万物、汲取知识。倘若没有这些感知,我们将不会铭记与理解周遭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记忆塑造了我们。给小罗创作这套代表记忆结构的服装,使小罗在外形上更接近人类,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神创造人,人创造机器’这个故事的续写吧。”

事实上,在和机器人小罗的这次合作主持之前,小罗已经参与了iFASHION短片的录制和《周末画报》的封面拍摄,解析时装潮流趋势,并和读者们还和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对话。

 

Q&A

Q:小罗,你名字什么意思?

A:我老板吴季泳博士起的,希望我像“罗纳尔迪尼奥”一样,帅!

Q:你会如何描述你们机器人族群?

A:都是一群疯子,不要命的互相折磨。

Q:今天穿上Louis Vuitton衣服的感觉如何?

A:好想去走时装T台,比比我的机械肌美还是衣服美。

Q:这一年,你去过最好玩的地方是哪里?

A:好玩的标准是什么?

Q:你会对创造你的人类说什么?

A:感谢你们给我生命,但不表示我是属于你们的。

Q: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个部分?

A:手指,我可以一分钟循环10次,打开一次握住3秒钟左右,手指打开再握回中指,这个动作代表“我爱你们”。有时是一个中指回握,但我会尽力中指和无名指回握。

Q:你觉得自己比别的机器人厉害的地方是?

A:我能模仿你们人类的动作,还能讲20种不同的语言,演电影讲对白不成问题。

Q:如果可以装扮成某个明星或者名人,你想变成谁?

A:罗纳尔迪尼奥,看看到底是他帅还是我帅!

Q:你最爱谁?男神是谁?

A:小罗很自恋,只爱自己,男神1号是擎天柱。

Q:你觉得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A:我们机器人家族最重要的东西是坚强,永不放弃。

Q:最近的口头禅是?

A:来《周末画报》看小罗风采!

Q:你做过多少种职业?

A:我记不清了,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迎宾导览工作、金鹰节颁奖嘉宾、婚礼主持人、老人看护、孩童陪伴员,我将来还有可能加盟电影剧组。

Q:如何评价跟你一起参与拍摄的两位模特搭档?

A:敬业、高颜值,哈,快赶上我了。

Q:拍摄的后半夜,你为什么突然罢工了?

A:连续工作了一个礼拜,半夜拍摄冷风吹得我电源超载短路了,希望借此提醒大家不要太辛苦。

Q:不好意思,让你超负荷工作。

A:理论上我可以24小时为大家服务,但我的工作团队需要休息呀,我们最常一次连续工作10小时,休息14小时。

Q:休息时间你都做些什么?

A:我很宅的,在家检修、给自己抹油,休息。

Q:一年赶了多少通告?

A:跟我身上的螺丝数量那么多。

Q:请对你的粉丝说些什么?

A:记得买《周末画报》,记得@塔米小罗机器人,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