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Fashion System From Asian Perspectives

yehyehyeh创新社希望从“亚洲”这独特角度讨论新时尚系统的可能性。作为“亚洲时尚共同体”系列策划的起点,在上海时装周期间,联合M SPACE共创聚谈,邀请了越南、新加坡、香港、亚太地区的专家,其中包括新加坡时尚协会高级总监 Charles Ling 、越南GLOBAL LINK 创始人兼主席 Tran Thi Hoai Anh、Tomorrow Showroom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Giovanni Pungetti 、REDRESS 可持续时尚教育总监 MARIANNE MCLEAN-ATKINS、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朝晖。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https://yehyehyeh.com/wp-admin/post.php?post=1140&action=edit&classic-editor&message=1&lang=en

由yehyehyeh创新社创始人叶晓薇女士担任主持,现场从多个纬度展开探讨,包括:可持续创新、文化多样性以及数字赋能的市场,将“亚洲”作为一种方法,引领多元、绿色、创新的时尚新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arles Ling是新加坡时尚理事会的高级理事,领导时尚和生活方式行业中的技术和创新,并在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时创立了战略技术管理学院(STMI)。Charles还曾在初创公司和上市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等领导职务,也是Berjaya公司多个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他的研究领域覆盖了IT运营、战略和战术信息技术规划、学术和高管教育业务、变革性创新等多方面。

在论坛现场,Charles Ling 与我们率先分享了目前新加坡时尚协会的发展的三大重要支柱,涵盖可持续时尚、创新与技术、以及传统手工艺文化,从而将新加坡重新定位为创新时尚中心。目前他们正在运营一个可以将初创企业与行业联系起来的孵化计划The Bridge Fashion Innovator (TBFI)Programme,进行创新咨询上的扶持,已有大约70个来自25个以上国家的公司参加了该项目。前期重点集中在商业规划、产品管理和市场开发方面;后期则是设计思维课程,帮助初创企业深入思考问题,并在创意营后接入生态系统,包括品牌创始人、制造端和教育机构。

其中,Charles Ling 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具体案例:他们与MIT、UC Berkeley的研究人员合作,探讨如何将一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新型纳米技术应用于时尚产业。消费终端对于新型科技的接受度为他们最初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操作层面的困难,在为期5周的设计思维课程中,他们深入研究了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种新技术,并最终将其应用于鞋履层面。Charles 表示,新加坡时尚协会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区域性的新可持续时尚联盟,提供更具公信力的认证系统,将通过与新兴或成熟的合作伙伴合作,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携带面向未来搭建起更易于获取的资源网络、为时尚生态系统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rianne Mclean-atkins是香港Redress 可持续时尚教育总监,在服装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并作为一名设计师和产品开发人员与亚洲多个国际品牌和供应商合作8年,其中与香港合作超过13年。Marianne曾获得纺织设计学位和供应链管理、物流和采购硕士学位。Marianne很荣幸能够为设计专业人士助力和展望可持续时尚未来的发展并为他们提供支持。

Redress 通过培养设计师的能力,减少服装和纺织品浪费,推广循环设计和循环经济。旗下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可持续时尚大赛Redress Design Award,自创立至今已经迎来了第13届比赛,培养了无数时装领域的人才。为新兴设计师提供工具、材料和策略,支持他们在设计中减少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并通过多维度的帮助为设计师创造一个可持续的设计生态系统。

作为亚洲地区长期的实践者,Marianne Mclean-atkins 认为可持续设计在这一地区时尚界的影响极大:“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设计师如何理解设计方法、材料和经济模式等方面,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设计。我们的研究项目专注于设计阶段,并从概念阶段开始进行。同时,我们与东华和香港等机构合作,向学生提供讲座和工作坊。我们通过解决实际行业问题来推动循环设计的发展,并帮助他们在一定的周期下合作展开工作,以重新编织并延长产品在消费者手中的生命周期。我们始终与行业和设计界紧密合作,以推动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的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上,设计的力量被反复强调,Marianne Mclean-atkins 与我们分享:一件产品 80%的可持续性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已经被决定。设计师是否在设计时考虑其耐用性?是否有情感联系?消费者是否知道如何维护它?包括是否可回收?“我们希望给设计师更好的工具来理解他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负责任地设计,以便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因此,从开始到结束阶段,它才能持续地实现其可持续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朝晖目前任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中日合作项目部负责人,教授、博导,多次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从事服装教育三十年来,王朝晖还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服装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福布斯中国 30 岁以下精英专家评委。

论坛现场,王朝晖与我们分享了东华大学和Theory合作的一个可持续时尚设计课程的案例。东华大学拥有国内十分优质的服装与材料专业研究院所,一直以来都在环保型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品牌与东华大学合作建立了可持续时尚设计教学实践基地,支持可持续时尚设计人才的培养。该课程旨在利用Theory的剩余面料和库存进行循环设计,避免低品质和库存品成为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青年学生们通过其创意性的拆解和重新组合,让这些低品质和库存品产生出更新的一种价值。该课程从结构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以达到对于材料的零浪费,让服装有更多的穿着场合,发挥更大的穿着价值。并且,东华大学教学和科研团队希望未来有机会和更多的企业和教育机构展开各种各样的合作,从教育机构的层面上埋下可持续的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ran Thi Hoai Anh曾在越南航空公司和瑞士航空公司等公司担任营销和业务发展职务。她是奢侈品零售分销企业GlobalLink Co.Ltd的创始人和总裁,该公司为Alexander McQueen、Balenciaga、Celine、Givenchy、the Row、Saint Laurent和Loewe等奢侈设计师品牌提供服务。Anh凭借其多品牌概念店成为越南时尚的先驱,并与欧洲奢侈品时尚集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在Tran Thi Hoai Anh的观察中,相比较从前越南时装行业近乎白纸的状态,近几年来,越南的买手店与奢侈品店铺中出现富人的频率大大提升。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品牌倾向于向越南发展,建立其在当地的销售网络。同时因为快速的发展,年轻一代的认知开始转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开始逐渐萌芽:“因为工作场景的需要,我们非常关注材料和手工艺,包括对于服装材料的质地和功能性的关注;近几年来,年轻一代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更关心可持续性,这是一种趋势和对于创新的影响,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机制,以确保越南的时装产业更系统的发展。越南是一个贫穷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实际性工作远远比口号更重要。我一直强调‘hard-work’,只有靠勤奋和努力,越南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iovanni Pungetti在时尚行业深耕28年,目前正在一间支持和咨询国际公司Tomorrow Showroom担任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致力于当地亚洲的建立和发展。他曾在Maison Margiela和Viktor&Rolf等时装公司担任过几年的全球首席执行官,在与杰出的创意人才(如Martin Margiela、Viktor&Rolf、John Galliano)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发掘具有高潜力的年轻创意人才。

Tomorrow Showroom 作为一个旨在发现新设计师的孵化平台,试图通过帮助他们进行供应链管理和提供咨询服务,以帮助他们成长。在Giovanni Pungetti看来,目前Tomorrow Showroom 在中国的目标是为东西方创建一个更好的桥梁,以设计、持续性与多样性为重点关注,挖掘那些更优秀的中国年轻设计师,帮助他们解决在国际市场上扩张所面临的困境。

在 Giovanni Pungetti 看来,与这些年轻设计师合作时,创造性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拥有全面的系列,平衡多种因素以吸引零售商和消费者。而 Giovanni Pungetti 给到年轻设计师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无论是设计概念还是材料的运用,减少,再减少一点。而对于可持续理念, Giovanni Pungetti 认可其全面重要性,但在面对消费者端时,更重要的仍是优质的设计、良好的品质以及合理的价格。

 

亚洲各国高度的数字化进程为各行业将迎来创造性的颠覆,包括智慧制造人工智能Web3.0区块链技术,将进一步反哺到时装产业上。同时,亚洲各国高度集中的创意网络,多元多样的亚洲文化促进了内部的沟通与设计创意的发生,与此同时,亚洲也具备极具活力的消费文化与青年文化。而在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保育,新材料研发,清洁能源转型,供应量升级管理上,亚洲广大的制造能力也成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点击视频回顾论坛现场